做任務前本身就是一個地方媒體的學習者,從08年左右就抱著對家鄉(xiāng)的熱愛,想為家鄉(xiāng)做一個網站的夢想而踏進對地方媒體的研究中來,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無論到現在我從事過十幾個行業(yè)的工作都還一直堅守著當初對家鄉(xiāng)的熱愛,想為家鄉(xiāng)的宣傳和推廣做點應有的貢獻。

這次寫這篇關于安徽地區(qū)的新媒體的數據分析,也是借助于參加了28推新媒體培訓的機會,要是當初不參加28推新媒體培訓,我想我也不會來寫這邊關于安徽新媒體的數據分析和發(fā)展趨勢。
當本地任務三下發(fā)5個小任務項的時候,我想大多數的人應該都選擇了第一小項(對本地top100微信公眾賬號進行收集與分析,對賬號類別進行細分,如綜合、美食、旅游、親子等,對公眾號閱讀量、轉發(fā)量等進行分析。),因為其他的四個任務可能在我們省的公眾號數據采集和分析會稍微有點難度(不是執(zhí)行的難度,而是操作起來的難度),可能是因為我們省的互聯(lián)網發(fā)展還不是那么發(fā)達,還沒有達到很先進的水平,網民對互聯(lián)網的適應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市場教育,而創(chuàng)業(yè)的互聯(lián)網公司對本地的實操還有很大空間的提升。



本次統(tǒng)計的是安徽新媒體(微信公眾號)排行top100的數據,從數據中可以分析出以下結果:
地方自媒體的發(fā)展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就咱們安徽的省會城市合肥來說,人口有786.9萬(來源百度百科),而微信公眾號最大的粉絲量新合肥緊緊80萬用戶,僅占總用戶10.17%,十個人里面才有一個人關注了“新合肥”,而現在微信的月活躍用戶達到9.38億(來源微信官方),中國人口在2015年末是13.75億(來源國家統(tǒng)計局),微信的月普及率占總人口的68.22%,十個人里有將近7個人擁有了微信,因此在如此大的差距,而用戶總數排行第二的合肥范兒在合肥擁有62萬用戶,在合肥不光從數據還是從內容的質量上來講,排名都很靠前,已經超過新合肥,可能已經是合肥的第一大號了,但是粉絲數僅占約合肥人口的7.9%,可以看出地方的公眾號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城市的等級造就不一樣的地方自媒體
在前段時間朋友圈流傳的最新中國城市排行榜名單中,在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安徽無一個城市上榜,而在二線城市安徽上榜的城市僅有1個,便是安徽的省會合肥,三線城市安徽上榜的城市僅有3個,分別是蕪湖、蚌埠、馬鞍山,因此能排的上前三線城市榜的也只有4個城市,在top100的名單中,排名top10的名單中合肥就占了8個,在粉絲方面,在統(tǒng)計的top100里面合肥的總粉絲就占了名單中總粉絲的40%左右;帳號的類型大概也就分為美食、房產、母嬰、旅游、民生、資訊、綜合等,在top100中很少看到垂直行業(yè)的帳號,比如只有合肥做美食和旅游的能上榜,但是其他的縣市沒有一個做垂直行業(yè)能上榜的,這個就說明一個城市的發(fā)展水平和居民的生活水平的展現方式各有不同,所以可以看出做帳號的定位也是要看城市的發(fā)展,因此綜合可以看出城市的發(fā)展水平決定這地方自媒體的發(fā)展程度。
縣級自媒體可能是下一個即將來臨的風口
在安徽微信排行榜top100中將近50%的數據來自于安徽各城市下面的縣城,可想而知這個龐大的用戶數,自古以來長期居住農村的人口占比遠遠大于城市人口,就是因為有一些熱愛家鄉(xiāng)、關注家鄉(xiāng)發(fā)展的老百姓們時刻關注著家鄉(xiāng)的發(fā)展,在外辛苦的打拼,到最后還是要回到家鄉(xiāng);臨泉在線作為安徽省第一大縣級自媒體,擁有將近33萬用戶,可以和一些市級的自媒體相抗衡,大概還有將近30%左右的安徽省內各縣城的自媒體沒有入榜,縣級城市投資做新媒體的門檻很低,上手很快,可以看出還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有個奇怪的事情是淮北作為一個獨立的市級城市,在top100的排行榜中卻沒有一個賬號能夠入圍的,這個是在我的意料之外的。
地方自媒體的同樣屬性大致差不多
雖然在top100中沒有完全的統(tǒng)計到各賬號的男女占比,但是大概的可以分析出地方自媒體的用戶占比,在一一打電話了解帳號信息的時候,很多是不愿意透露具體的詳細數據,這個就給我們的統(tǒng)計工作帶來一定的麻煩,但是在溝通中還是會有一部分的號主愿意給我提供其帳號的詳細數據的,從統(tǒng)計中的數據可以看出,基本上地方號的用戶性別比基本持平,為中性號,有15%左右男性偏多一點,也有20%左右女性偏多一點,但是都相差沒有太多,可能是因為當初舉辦的萌寶、男神、女神、最美老板娘等投票活動導致的。
可能是由于貼了一個“地方”的標簽,每天的內容推送時間可分為以下幾個時間段:早上到中午這個時間段群發(fā)內容占到20%左右,下午到傍晚這個時間段群發(fā)內容占到45%左右,傍晚到晚上11點群發(fā)內容占到35%左右,基本上的推送時間都是在用戶休息或者空閑的時候推送的,這也符合微信朋友圈傳播的規(guī)律。
從每日的發(fā)文數來看,擁有用戶數多的帳號大多數每天都不少于6篇文章,而相對于用戶少的帳號大概每天推文也就3到4篇文章,這個可能跟帳號的定位以及當地城市的發(fā)展程度有關。
擁有原創(chuàng)標志是地方自媒體的一個權威的象征,在top100中有原創(chuàng)功能的占到90%以上,原創(chuàng)功能的擁有可以證明在文章的創(chuàng)作上肯定是下了功夫,號的質量也有所保障。
在發(fā)布廣告的價格方面地方自媒體的報價大概都在300元/萬粉左右;但是有極個別的相對在二、三線城市,號的質量比較高的,價格都超過了500元左右/萬粉,而縣級的自媒體報價相對較低大概都在200元左右/萬粉,有個地區(qū)的報價讓我相當意外,那就是“碭山在線網”擁有30萬的用戶,頭條報價才1500元,次條報價才800元,當時嚇了我一條,我經過好多次的詢問才最終確定下來,實在不敢相信,可想而知,縣級的自媒體還需要更長的時間去做影響力。
用戶數高,不代表人氣就是最旺的
在top100榜單中,我的排名方式是用戶總數和每日均總閱讀數,因為我也想不好更好的排名規(guī)則,我更不可能在去搞個什么指數出來綜合評定。用戶數最多但不一定代帳號的質量就很高;比如:擁有最大的用戶數量數新合肥,擁有80萬用戶,但是奇怪的是他的數據還不如合肥范兒擁有的62萬的用戶數據,甚至還不如一個縣城有用10萬用戶的號,可能是當初舉辦的一些投票類的活動,參與選手可以刷票,這個現象可以看出,帳號的質量不光是由用戶數量決定的,更多的是由閱讀數和點贊以及用戶的參與決定的。
如何分辨一個賬號的真實的質量
最能分析一個帳號的質量有多好,最真實的是看每日發(fā)布的文章的閱讀和點贊以及評論數。一般頭條的閱讀數大概占總用戶的3-5%左右,而點贊僅占到0.1-0.3%左右,評論要看你文章是否引起共鳴,最多的留言就100條,還要看下第一條留言的點贊數,綜合評定就可以看出一個號的質量。在我經驗中,地方自媒體帳號一般每天的總閱讀都會在總用戶的10%-20%左右,點贊會在0.2%-0.5%左右,質量好的會更高。
最后總結
在top100的名單中有一小部分是之前傳統(tǒng)門戶網站轉型過來的,但是大多數還是新起之秀,在我看來要是傳統(tǒng)地方媒體不轉型,我認為一定會被新媒體干掉,地方新媒體的發(fā)展目前還是很樂觀的,尤其要注重縣級城市的新媒體發(fā)展,不容忽視。
地方自媒體的發(fā)展不光要看用戶數量,而是扎實的把內容做好,利用內容來和用戶做互動、做交流、做分享,讓用戶參與進來,做黏性用戶,這可能就是地方媒體的發(fā)展之本。
特別鼓勵一些對家鄉(xiāng)熱愛,關注家鄉(xiāng)發(fā)展,有創(chuàng)業(yè)之心的年輕人加入到新媒體的創(chuàng)業(yè)中來,幾乎沒有什么投資,門檻低,上手快,后期的盈利空間大。
關于作者:趙文杰,懷遠熱線、懷遠微生活創(chuàng)始人,28推新媒體培訓第四期安徽組學員,個人微信:ahhycn 隨時歡迎你的騷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