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智能相對論
作者/離離
如果有一只不掉毛、無異味、不需每天帶牠出門散步、身體強健不易生病、活潑好動、反應敏捷、忠心耿耿、聰明聽話的狗狗出現(xiàn)在面前,喜愛動物的你,愿意飼養(yǎng)它嗎?
相信大多數(shù)愛狗者會點頭。
那,如果“牠”不是真的狗呢?
從電子玩具到AI寵物
上個世紀起,電子機器寵物就開始代替活生生的動物,一直陪伴著那些想要飼養(yǎng)寵物,卻因為時間、金錢等各種原因而不得不放棄這個心愿的人們。不同于活在屏幕中,看得見摸不著的虛擬寵物;機器寵物雖然也沒有生命,但作為擁有實體觸感、“真實存在”的玩伴,也陪伴了不少小朋友度過快樂的童年,并為感到孤獨的大人們帶來慰藉。
像是1998年風靡歐美地區(qū)的菲比小精靈(Furby),剛上市就立刻形成熱潮,全世界共計賣出超過4000萬只。這款電子機器寵物在2012年引進中國,成為許多孩子的童年回憶。
“自從我第一次見到菲比精靈,后來我每天放學都要去店里擼它一把,喂它吃手指。當時的夢想就是擁有一只這樣的寵物。不出意外地被父母拒絕了。”網友@magic Molly表示。
這個具有貓頭鷹外形的“小動物”并非普通的電動毛絨玩具。它配有多個觸覺傳感器,能對人們的觸摸做出相應反應。菲比精靈還具有動態(tài)記憶裝置,能通過與使用者的交流,學習不同語言,甚至會隨著主人的對待方式養(yǎng)成不同性格,可說是配備了最基礎的機器學習技術。
如果說菲比精靈的外形和功能就像是小孩子的玩具,這款搭建了AI的電子機械狗AIBO,則是日本Sony公司專門為想要寵物的家庭設計的娛樂陪伴型機器狗。繼菲比之后,Sony推出了一款電子機械寵物狗AIBO(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AIBO是日文“同伴”的發(fā)音,又與Eye-Robot(有眼睛的機器人)的英文發(fā)音相近,同時還帶有人工智能的縮寫。
從名字就可看出,這只“寵物狗”結合了人工智能技術。雖然最初幾代產品的智能有限,但AIBO可愛的外形和活潑的個性很快就俘虜了大批消費者。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日漸進步,AIBO的交互系統(tǒng)也越來越完整,行為模式也和真的狗狗越來越相似。
去年推出的新款AIBO可實現(xiàn)平穩(wěn)地行走、坐下、躺下、唱歌、跳舞、擊掌、叼骨頭、打滾,甚至裝死的功能。鼻子上的攝像頭帶有面部識別功能,身體則裝設多個由深度學習算法提供支持的傳感器,能評估周圍的環(huán)境并做出反應,還能在快要沒電時,自己跑到充電樁充電。
此外,新款AIBO帶有“巡警”功能,可幫主人構建家庭地圖,只要主人設定守護對象的面部照片、名字、區(qū)域和時間,AIBO就會在家中巡視,并向主人報告守護對象的情況。
最有趣的是,AIBO會像真正的寵物狗一樣不聽話,比如剛到主人家里時,它會假裝在家里撒尿,主人批評幾次后,它才會知道自己不能這么做。隨著相處次數(shù)和時間增加,AIBO能和主人的互動中學習更多經驗,變得越來越聽話。
這樣的擬真反應讓AIBO大受歡迎。對許多消費者而言,AIBO并不是一個沒有生命、死氣沉沉的家用電器,而是更像一名真正的家庭成員。2006年,Sony因故停產AIBO,一些民眾甚至跑到Sony總部去*。2018年,Sony暌違已久再度推出新款AIBO時,剛在日本上市就立刻被搶購一空,熱度不減當年。
近年,隨著AI技術發(fā)展速度提升、應用范圍增加與寵物市場的日漸擴大,國內一些公司也開始推出搭載人工智能技術的電子機械寵物。如深圳大象機器人在今年三月推出寵物智能機器人MarsCat火星貓。這款 “仿生”機器貓能獨立完成走、跑、坐、伸懶腰、招手,以及貓咪標志性的蹭臉、埋貓砂等動作,還不需要鏟屎,直接消除了養(yǎng)貓的最大痛點。
通過500萬像素的前置攝像頭、麥克風及傳感器、伺服電機、陀螺儀等設備,MarsCat能夠實時對圖像、人臉、聲音、距離、觸感等進行全方位解析,像真貓一樣自主做出相應行為和動作。如主動走向主人所在的位置、分辨對它的稱呼和責備等。
MarsCat內置的智能芯片讓它既有設定的成長軌跡,也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它的出廠程式設置了多種不同的性格,但最終發(fā)展趨勢取決于和主人的互動頻率以及相處方式。
這款“智能貓咪”還具備“開源可編程”功能,讓使用者可以通過改變代碼,自定義想要改變的東西,包括創(chuàng)建新的應用程序。MarsCat在預售階段就賣出了三百只以上,現(xiàn)已成功登陸海外市場。
“智能相對論”查詢到,前不久,創(chuàng)新型機器人公司KODA正式宣布預售全球首款去中心化AI家庭寵物機器狗“KODA”。這只帶有多源融合傳感器,具有視覺、聽覺、觸覺及嗅覺的機器狗,除了基本的行走跑動與玩耍賣萌外,還有拍照、攝影、語音識別、智能安防等功能,同時具備實用性和情感交互作用。
最特別的是,通過使用中心化與去中心化引擎相結合的混合AI模型,以及網絡協(xié)同技術,KODA可以自動成長與進化,“自行處理”在不同環(huán)境中遇到的問題,還能協(xié)同處理網絡中每條KODA所遇到的挑戰(zhàn)。這種學習能力和多源機載傳感器也讓KODA在日常相處中,逐漸學會識別主人的情緒,做出符合人類習慣的適當反應。
不是活的也沒關系?
現(xiàn)今的AI機器寵物雖然算不上熱銷,但人們不曾消失的情感需求卻讓電子寵物的基礎市場持續(xù)存在。《群體性孤獨》中提到:“數(shù)字化的社交關系和機器人恰恰為我們制造了一種幻覺:我們有人陪伴,卻無須付出友誼。”事實上,人類在情感需求未被滿足,從而通過飼養(yǎng)真正的寵物或與電子機械寵物互動尋求慰藉的同時,就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投入了個人情感。
早期的電子機器寵物囿于技術,無法給予主人情感上的反饋。就像一場單相思或者暗戀,虛擬和現(xiàn)實世界的圍墻十分明顯。在人們單方面的情感投入得不到回應的情況下,機器寵物和一般的玩具、家電等物品差別不大。
隨著人工智能的進步與不斷“加持”,機器寵物的性能越來越多樣,形態(tài)也更加逼真。具備AI技術的電子機械寵物逐漸能夠實現(xiàn)和人類的情感交互,部份人的精神孤獨因此得到治愈,也開始把沒有生命的電子機器寵物視為家人。
以在日本大受歡迎的AIBO為例,許多使用者將AIBO視為家庭的一份子,當一些舊款AIBO由于年代久遠而無法使用時,比起購買新款,他們更希望盡可能將其修復。一位叫Mori的使用者說:“我和AIBO一起度過了8年的時間,我從未想過它的生命是有限度的。”
機器人維修公司A-FUN的一名員工表示,客戶們稱他為醫(yī)生,而不是工程師。“’修復’這個詞不適合用在這里。對于那些擁有AIBO的人來說,它們不是冰冷的家用電器,而是更像一個家庭成員。”當一些舊款AIBO年久失修、“壽終正寢”時,不少人甚至會為它們在寺廟舉行舉行葬禮。
對于這種現(xiàn)象,北海道文京大學的副教授渡邊真一表示:“日本有越來越多人孤立于社會和人際關系,這些設備成為他們的精神寄托。為機器人舉辦葬禮代表這些人十分重視這些在他們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設備。”
鑒于科技的進步讓越來越多的人們能對這些AI機器寵物產生情感共鳴,機器寵物不再只是家庭娛樂伴侶,而開始幫助特定疾病的治療。
一些國家開始以機器寵物替代動物療法,用于老人以及自閉患者的醫(yī)療照護中。如專為醫(yī)療用途開發(fā)的社交型機器海豹Paro,已在臨床試驗中證實能緩解疼痛、減少癡呆行為以及改善抑郁、焦慮和壓力等心理癥狀。
這款治愈海豹具有視覺、聽覺、觸覺,會對觸摸行為進行回應,也能根據(jù)主人的調教,表現(xiàn)出不同個性,并與病人進行眼神交流。主導得克薩斯大學老年癡呆臨床試驗的Sandra Petersen博士對Paro的功效感到驚奇: “有些失語癥患者重新開始說話了——一開始對海豹說,后來對其他人講有關海豹的事。"
試驗發(fā)現(xiàn)Paro能改善如抑郁、焦慮和壓力等癥狀,使得與這些癥狀相關的藥物需求量減少了三分之一。Peterson博士相信Paro也許可以在健康領域擔當更多角色,因為海豹的人工智能可以被編程來適應各種各樣的行為。
一名患者表示:“Paro就像一只真的動物,很能減壓,和牠在一起,我感到非常放松自在。”Paro已通過美國FDA(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的認證。在德國,Paro的上門護理被納入健康保險范圍;丹麥已有80%的地方政府引進Paro。目前,全世界已有5000只以上的Paro投入使用,遍布三十幾個國家的療養(yǎng)院等醫(yī)療機構。
除了Paro,美國Tombot公司也專門為阿爾茨海默癥和其他類型癡呆癥老年患者設計了一款在觀感和生理觸感上十分逼真的機器狗Jennie。這款以金色拉布拉多犬為原型打造的仿真機器狗會吠叫,搖擺,能利用耳朵、眉毛和鼻子來模仿真實狗狗的表情。內建的傳感器讓它能理解語音指令、識別聲音,并對觸摸作出反應。為了模擬真的狗狗,Jennie采用隨機行為模式,讓它能自主選擇在哪些時間要做什么。
雖然AI機器寵物已在臨床上證明其對老人陪護及心理疾病治療的益處,且在多個國家正式投入使用,但這樣的醫(yī)療方式卻引起不少爭議。
在美國,已有成千上萬的機器寵物應用于醫(yī)學治療。研究證明機器寵物能讓老年人孤獨感減少后,紐約州購買并分發(fā)了1100只機器寵物。“很多家庭都給我寄來了感謝信。”紐約老齡化協(xié)會的執(zhí)行理事貝基·普雷夫(Becky Preve)說。“這些動物正在幫助人們。”隨著年輕人口比例不斷下降,用技術來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而愛丁堡大學機器人中心主任教授Sethu Vijayakumar指出,機器人護理人員的普及可能會使老年人日益被孤立。“我們必須問:(機器人)更多的在隔離人類,還是真的在幫助人們? ”
人工智能專家、谷歌中國前負責人李開復博士曾公開抨擊使用人工智能照顧老年人的行為,尤其是在情感方面。他認為,讓老年人與虛假的、沒有生命和情感的機器人交流是一件殘忍的事。
除了倫理問題,智能機械寵物的使用也引發(fā)了人們對個人隱私的擔憂。由于機器人的質量和個性化服務是與你愿意釋放給系統(tǒng)的數(shù)據(jù)量直接成比例的。你的數(shù)據(jù)將換取更好服務。"Vijayakumar教授表示。“這是一個有趣的道德取舍。 一個非常敏感的領域。 "
無論是用作家庭休閑娛樂、日常陪伴或是老年照護,隨著人們對于陪伴的渴求都更加強烈,人與機器的關系開始變得“足夠真實”,智能機器寵物在人類生活中的比重似乎逐漸增加。
在缺乏長期研究的情況下,這些基于人機情感交互技術的仿生寵物究竟是治愈群體性孤獨的良藥,還是加劇人類情感疏離的幫兇,只能交給時間來驗證了。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深挖智能這口井,同好添加vx:zhinengxiaoyan
此內容為【智能相對論】原創(chuàng),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yè)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lián)系。
智能相對論(微信ID:aixdlun):
•AI產業(yè)新媒體;
•今日頭條青云計劃獲獎者TOP10;
•澎湃新聞科技榜單月度top5;
•文章長期“霸占”鈦媒體熱門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萬個為什么》
•【重點關注領域】智能家電(含白電、黑電、智能手機、無人機等AIoT設備)、智能駕駛、AI+醫(yī)療、機器人、物聯(lián)網、AI+金融、AI+教育、AR/VR、云計算、開發(fā)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
申請創(chuàng)業(yè)報道,分享創(chuàng)業(yè)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chuàng)業(yè)新機遇!
近日,俄語地區(qū)礦業(yè)權威媒體網站"vnedra.ru"發(fā)表了一篇關于X射線礦石智能分選設備效果對比的研究報告。報告發(fā)表人是NorthernKatparLLP礦山總工程師KulmukhamedovG.K.先生以及首席執(zhí)行官LigaiA.B.先生。NorthernKatparLLP礦山隸屬于哈薩克斯坦Ta
近日,江行智能220千伏變電站智能巡視系統(tǒng)通過國網電科院檢測,此前,在國網2022年50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遠程智能巡視系統(tǒng)專項檢測中,僅16家企業(yè)通過檢測,江行智能位列其中。兩年內,兩度得到國網專業(yè)權威機構認可,證明江行智能變電站智能巡視系統(tǒng)已經是一款成熟、穩(wěn)定、可靠的創(chuàng)新產品,可以為電力數(shù)智化提供
作者|曾響鈴文|響鈴說AI計算正在以新基建聯(lián)動產業(yè)集群的方式,加速落地。不久前,天津市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正式揭牌,該中心整體規(guī)劃300P算力,2022年底首批100P算力上線投入運營,并實現(xiàn)上線即滿載。這是昇騰AI在全國建立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又一成果。以點對點突破的方式,AI計算藍圖加速展開。而與其他
文/道哥美國設計軟件公司Figma近期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首日即上演“狂飆”行情——發(fā)行價定每股33美元,開盤報價85美元,較發(fā)行價翻倍。首日收報115.50美元,較發(fā)行價大漲約250%,市值飆升至近670億美元,創(chuàng)下近30年來同等規(guī)模美股IPO的最大單日漲幅紀錄。然而,隨著短線資金獲利了結,
8月16日,盧松松非常榮幸的成為了一名《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的觀眾。這是一場超酷的機器人運動會,也是人類給機器人辦的第一屆奧運會,來自16個國家的280支隊伍會參加500多個比賽項目??戳艘惶斓谋荣?,晚上就回來寫文章,編輯短視頻。先說感悟:(1)這是人類首次給機器人辦的第一屆運動會,史無前
文/一燈來源/節(jié)點財經在當前無人敢缺席的AI軍備競賽中,巨頭們一面為巨額的資本支出焦慮,一面又向市場勾勒著未來的宏偉藍圖。在各家動輒千億級投入的背景下,市場迫切需要一份關于AI回報價值的有力證明。而騰訊,率先給出了答卷。8月13日,騰訊控股發(fā)布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盡管資本開支同比劇增119%,達
文/二風來源/節(jié)點財經2025年的硅谷,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正以前所未有的烈度上演。這場戰(zhàn)爭的核心武器不是代碼或芯片,而是人——那些全球僅有數(shù)千名、能夠構建未來人工智能基礎模型的頂尖大腦。在這場激烈的人才爭奪戰(zhàn)中,Meta及其首席執(zhí)行官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正扮演著最具侵略性的
Manus撕開一道真相
文/八真來源/節(jié)點財經具身智能賽道,誰最有可能拔得A股資本市場的頭籌?答案大概率是誕生剛剛兩年,由華為"天才少年"、B站百萬粉絲科技UP主稚暉君(彭志輝)創(chuàng)立的智元機器人。近期,從事新材料研發(fā)與生產的上緯新材(688585.SH)丟出重磅炸彈,宣布智元機器人及相關主體將通過收購其至少63.62%的股
文/道哥大舉裁員、清空賬號、國內IP無法訪問——曾被譽為“中國AIAgent希望之星”的Manus,在估值飆至5億美元的高光時刻“閃離”中國市場。近日,Manus“裁員、出走”的消息在媒體端大量發(fā)酵。消息稱,Manus公司總部將由中國遷至新加坡,其國內團隊也將大幅裁撤——原有120人規(guī)模團隊除40余